嗯...... 我該怎麼說呢?
我想...... 我們看到了王老師的另外一面......

用「老師」好像不是最適合的詞,
應該要用「母親」。



昨天(5/5),一切真相大白了。
李同學為何會轉來我們班,
一切都明瞭了。
大家猜測揣摩的這麼久,
我們獲得了真理。

李同學,是由王老師帶來我們班的。


我本人對李同學抱持「無三見」:無主見、無偏見、無意見。
我對他沒有特別的喜歡,也沒有特別的恨惡,
我只是覺得他是一位殘障人士罷了。
一個需要幫助的殘障人士。

我想,星期三的事件是一個開關,
開啟了一連串的骨牌效應。
我對於星期三午休起來發生了什麼事,
我也不清楚,
只知道這讓阿源請我們對李同學稍加批鬥(算請聽人民的心聲嗎?),
讓王老師說明了前因後果,
更讓王老師在我們面前落了淚......

把李同學帶來我們班的是王老師的「愛」。
老師看到李同學在一班的情形,
無法接受他在一班受到的欺負。
我或許該同時釐清,
王老師大概是親慈濟的人(我的推測),
所以會有這樣的大愛。(我這裡不是在推廣慈濟喔!)
這份愛,或更具體點:「母愛」,
讓老師把李同學送來我們班。

雖然老師一開始沒說出來,
但我聽到一半就猜到了,
好像《夜巡者》中的一句台詞:
「當你站在湖邊看漣漪,就可推測內部的情況。」
前幾天才看完這本,我現今立刻體會了。
但我沒有猜到老師的情緒會崩潰,
這大概已經超出「才氣煥發的極致」吧!

我會說,這次王老師算錯了。
老師她應該在學期初就先說明清楚,
因為這樣可能會讓今天的情勢完全改變:
或許幫李同學的不僅是FUNKY、小豬而已,
或許人會多一些,
或許大家會主動、樂意一點,
或許李同學在班上的人際關係會改變......
誰知道???
或許之前有關他的負面消息都會化為烏有,
整個班級或許不同......
誰知道???
唉!千金難買早知道啊!

其實以上都只是假設,
但俗語謂:「牽一髮,動全身」,
我們對於生活的另一個可能性還是不要談論吧!
那是沒有意義的。

現在王老師把事實講了出來,
我想真正聽進去的也很少,
所以是不太有用的。
王老師,真的應該要在學期初就先把這些事講清楚的......


我現在好奇的是,
大家到底對王老師的談話有何感想?
大家有什麼心得嗎?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白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